邓丽君发声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音 f5 邓丽君发声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邓丽君发声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23-04-23 07: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相信大家无论老小,都应该或多或少的听过“甜蜜蜜”这首歌吧。这首歌经常活跃在大街小巷中,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十分的经典,它的演唱着就是邓丽君。

邓丽君祖籍就在离我们仅有200多公里的河北省大名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目睹父母的辛劳、体验生活的困苦,她在13岁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去歌唱班学习,然后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一曲《采红菱》夺得冠军。

14岁的邓丽君就辍学演出,推出首张个人专辑,《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从而正式开始了她的演唱生涯, 成为了台湾家喻户晓的娃娃歌后、天才少女。

18岁签约台湾丽风唱片,在公司的推动下,邓丽君展开了为期一年半的东南亚巡回演唱。她的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长相甜美的邓丽君用她甜蜜蜜的声音,唱着“甜蜜蜜”的歌曲,在上世纪七八年代,俘获了亿万民众的心。

1983年2月,邓丽君推出了改编自唐诗宋词的经典专辑《淡淡幽情》,把邓丽君的歌唱生涯推到了顶峰。

18岁的邓丽君迎来甜蜜的初恋,在吉隆坡演出时,18岁的邓丽君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当地的年轻企业家林振发。林振发天天包下前三排的座位,请亲朋友好友来听邓丽君唱歌。1978年的一天,正在高雄演出的邓丽君收到“林振发心脏病发,情况危急”的紧急电报,立刻搭乘班机直飞新加坡,却在飞机上看到了林振发的死讯。

邓丽君的父亲名叫邓枢,也是苦命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家里人去世的早,所以他很早就加入了军队,并于1937年考进了黄埔军校第14期,毕业后晋升为少尉军衔。

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出生于山东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曾在哈尔滨为官。那个时候,日本人多次找到赵素桂的父亲,希望他能为日本人做事。赵素桂的父亲不想做亡国奴,带着全家老小开始了躲逃的日子。

后来,他们一家人在河南落脚,认识了黄埔军校毕业的邓枢。父母看到邓枢挺拔稳重,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在那个战乱年代,他们以一种托孤的心态,给赵素桂和邓枢订了婚。那一年,赵素桂只有14岁。

说起邓丽君的出生,还有一个小插曲。1953年1月29日凌晨,邓家的第四个孩子邓丽君出生了,因为前面三个都是男孩,所以唯一的小女儿非常受宠。

当时的邻里之间关系都很好,邓妈妈当时和村里一个一直没有孩子的邻居说过,三个孩子已经很难养了,要是再生一个,就把孩子送给她。邓丽君生下来以后,邓妈妈却舍不得了。自己的亲骨肉,怎么舍得送人,何况是一直盼望的女儿。可是,那个邻居看到女娃这么可爱,却也不肯走了,一直希望邓家能履行诺言,把孩子送给她。

邓妈妈无计可施,最后放声大哭起来,邻居一看,也不想让邓妈妈为难了,就放下本是用来换孩子的鸡蛋等礼物,黯然离去。

邓妈妈后来感叹,如果当时自己把孩子给了那位邻人,可能以后就不会出现“国际巨星邓丽君”了!

邓丽君的《甜蜜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齐秦的《又见溜溜的她》,你一定不陌生。这些都是与黄霑和乔羽并称“词坛三杰”的庄奴的作品。

《甜蜜蜜》应该是庄奴最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词,不过写下这首词,庄奴其实只花了五分钟。当时有人来请庄奴填词,庄奴只问请谁来唱?对方答:邓丽君。庄奴只想着邓丽君甜甜的长相,三笔两笔就写出了“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简单、直白、却是最真实的写照。

《甜蜜蜜》之后后,庄奴开启了和邓丽君的绑定时代,细细数来,邓丽君有80%的歌曲都是他的作词。频繁的合作让他们关系彼此熟悉也更加亲近,邓丽君也曾称呼庄奴为父亲。曾在父亲节,亲手为庄奴写信寄礼物。

不仅邓丽君对两人的关系很看重,庄奴对邓丽君也很看重,当听到有人说因为他的歌邓丽君才火时,他就回说“没有邓丽君就没有庄奴”。

庄奴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省心又聪明,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庄奴的整个学生时代,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愁考试成绩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愁到底要不要上北大了。嗯,最后他还真没去,选择了当时的另外一所学府,北平中华新闻学院。

不过,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因为什么别样的追求,亦或者叛逆期来到,而是家道中落,生活艰难,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理想的学府(相比北大,新闻学院每月会发两袋面,这个差别在现在看来有些好笑,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那可是一家人生的希望)。

因为抗日,害怕自己牵连家人,年轻的他选择了不告而别,隐姓埋名,在一次渡黄河时,因为感受到黄河的气魄,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称黄河,(这也是他第一次改名,他的原名是王景羲)。

战争结束了。经历了数年颠沛流离的庄奴因为毕业于新闻学院的关系,他选择了编辑工作,为了能多挣点钱改善生活,他借着“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一诗,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便开始以“庄奴”作为自己的第三个名字开始创作给各大报社投稿。

纵览庄奴的创作,你会发现思乡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又见炊烟》

“悄悄问明月,亲人在哪里?你是否和我一样在梦里,亲人在梦乡”《问明月》

“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小城故事》

庄奴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写作, 他不收一分钱。即便有小学校歌邀请他填词,他也愿意免费为之。他认为,作家要有同情心、怜悯心、包容心,胸襟开阔才能有好作品。对于版税问题,庄奴并不在意。

家人遭逢不幸只是庄奴生活陷入清贫的小部分原因,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版权制度尚未完善,包括创作人也没有充分的版权意识,导致数千首作品的版权收益白白流失。

那个年代的词曲创作人大多数是这样处理版权:写出作品,然后把版权用一锤子买卖卖了出去。多年辗转之后,现在的版权早已不知流向何方。此后即便因为这些歌仍在源源不绝地获得版权使用费,也与创作者没了关系。

他没有遗憾,他说:“没有你就没有庄奴,感谢你唱我的歌,分享你我的欢乐,我用心来为你写,往生为你再笔耕。”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 在梦里选自邓丽君歌曲《甜蜜蜜》

邓丽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唱歌,她在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虽然她已经逝世几十年了,但她经典的曲目却一直被世人传唱。这就是她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1995年,邓丽君和男友保罗照例来到了泰国清迈旅行。

这天男友外出买水果和零食,邓丽君独自一人留在酒店休息。

可在16点左右,服务员却听到房门内传来一阵敲门声。

等她闻声赶来时,发现邓丽君倒在了地上,已经奄奄一息。

等到邓丽君被送往医院时,已经是回天无术。

邓丽君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代歌后就这样唏嘘的离去。

而让人奇怪的是,不论是医生还是警方,或者是邓丽君的家属都对死因遮遮掩掩。

直到之后才宣称是哮喘发作猝死,但众人却在她的死亡照片上看到了红色的巴掌印。

疑点重重,就此引发了种种猜测。

直到25年后,钟南山揭秘了死亡真相。

他表示自己和当时救治邓丽君的医生相识:

“邓丽君去泰国清迈旅游时,突发感冒,为了不影响嗓子,她使用了一种喷雾,但这种喷雾是不能多喷的,会将导致心率紊乱。”

邓丽君的突然离世,让好多人都无法接受,但是邓丽君的灵堂却破了多项记录,而且她的墓园取名为“筠园”。

不得不说,“筠园”的设计除了草地和树木,剩下的都是电脑设计的,而在“筠园”的入口处还设计了一个镭射唱盘,只要是凭吊者经过,电脑会立即放出邓丽君生前甜美的歌曲。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看一看邓丽君的唱功究竟是什么神仙级别~

1.音色:这个无需赘述,甜美、清澈,同时不失张力,根据不同作品调节音色;

2.气息:是人都是用鼻子呼吸,但当我们歌唱时,如果气息不够深稳,就总会不自主地借助于口腔进行喘气。她歌唱的呼吸方式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依赖口腔吸气(换气声大),而是采用美声戏曲中讲究的鼻吸直入丹田,因此几乎没有换气声。

3.咬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邓丽君曾在舞台下对着镜子勤练咬字,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她的歌唱最能体现传统歌唱艺术均所提倡的字正腔圆。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叶小纲教授曾指出:“邓丽君唱的是最纯正的国语,对中国音乐教学、音乐创作有很大影响。她的咬字时而靠前,时而居中,亲切自然,我在对美声专业的学生排练进行指导时,也会以她的艺术处理作为榜样,非常有效。”

4.共鸣:除了说话般的主体歌唱方式外,她的共鸣在流行歌曲是相当讲究的,因此她的大部分作品音量虽控制得很小,但音质非常得棒,后辈台湾歌手蔡幸娟曾在凤凰卫视邓丽君十周年纪念节目中说过:“她(邓丽君)的声音必然是经过了科学有素的训练,无论什么音符她都不会唱虚。”。

早期她的风格受京剧、黄梅调等地方戏曲的影响,以口腔共鸣为主,音色有严凤英式的沙甜,声线宽亮;20世纪60年中期,尚未正式出道的邓丽君参加台湾正声唱歌培训班,师从李鹏远初步学习过美声唱法,期间香港爵士乐之父徐永兆(徐日勤的父亲)第一个发现她有哮喘病,经其点拨,她很快完成了从美声唱法向流行唱法的转型,最终以第一名的身份结业。

中期和后期在中低音区会适度运用鼻腔共鸣,高音区依据不同作品调节共鸣方式,比如《在水一方》的高音区“我愿逆流而上”运用了面罩共鸣,声音集中清澈富有穿透力;后期的作品头腔共鸣更多,比如《不了情》中“冷落的秋千”一句。

台湾旅欧声乐家马任重教授也曾经指出:“邓丽君声乐功底扎实,高音澄澈透明,口咽部控制得非常出色。”

5.高音:邓丽君最厉害的技术就在于“高音弱唱”,即能用与自然声区说话般的力度和音色去演唱C5至G5的高音,弱声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无论哪种唱法)中最难掌握的技术。也正是因为邓丽君高音区的弱声技术已臻化境,她经常被听惯了强声轰炸的乐迷们误解为“没有高音”,这着实令人唏嘘。

6.音域:音域虽非邓丽君的强项,但也绝非其短板。邓丽君的声音可以唱到三个八度。80年代至今,大家对她的普遍印象是音域不广,一个八度多一点,没有高音。事态最严重的时候,任何一家歌手的粉丝先甭管了不了解邓丽君,都上来说一句“我家歌手音域比邓丽君宽”。

事实上,邓丽君是华语乐坛最早能在E5、F5的第二换声区用真混声连续咬字的女歌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她18岁时演绎的《背新娘》,全曲50%的旋律均集中在E5和F5密集咬字,直到10多年后,苏芮才在《搭错车》的插曲里大幅运用E5。邓丽君也是华语乐坛最早能在一首歌中唱满16度(即两个八度再加一个大二度,近两个半八)混声音域的女歌手。她的《I've never been to me》全曲密集的D5弱混,结尾自然圆润地过渡至G5仍然保持与中低音统一的音色和不俗的连贯性。《真夏的果实》亦是十足的16度。邓丽君是华语乐坛难得同时拥有LowC和HiC的女声。1984年起跟随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苏格兰歌剧院的老师系统学习声乐时,邓丽君用mp3录下了老师的LowC至HiC的练声片段,从此每次登台演出前都会从低音C(LowC)至高音C(HiC)反复练习三个八度的音区。

邓丽君低音赏析,高音区C5~E5(年轻时可F5)邓丽君高音区B4~E6全展示

正如姚峰、曹俊鸿和潘安邦这三位音乐人所说:她的声音听起来轻轻柔柔,但她的音域很宽广。

姚峰:从美声、民族、流行唱法之异同谈起“澎湖湾”黄金周现上海 潘安邦翻唱纪念邓丽君

邓丽君遗作《清平调》:曹俊鸿自述清平调的由来

7.唱腔和曲风对华语乐坛后辈的持续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华语乐坛女声界你所能听到的80%的唱腔唱法都是邓丽君奠定的

总而言之,正如姚峰教授在访谈中所提到的:“邓丽君发声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美声青年歌唱家张岩也评价:从声音上说,除了受日本演歌的影响部分歌曲有喉颤外,她的呼吸、咬字共鸣、音域等各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是一位十分难得的艺术家,她对待歌唱艺术纯粹认真,是我们永远要尊重的艺术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